一般資料
櫾
碼位 | U+6AFE |
---|---|
部首 | 木 |
倉頡 | DBUF |
康熙字典 | P.562 #23 |
宋本廣韻 |
P.204 #42 P.437 #10 |
異體字 |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jau6] 3 | [jau4] 2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81
[jau6]
同柚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21
[jau6]
|
P.21
[jau4]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48
[jau6]
|
P.48
[jau4]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193
yau꜅ [jau6]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說文】【正韻】𠀤以周切,音猶。【說文】崑崙山河隅之長木也。 又【唐韻】【集韻】余疚切【正韻】爰救切,𠀤音宥。卽柚也。【列子·湯問篇】吳楚之國,有大木焉,其名爲𣞿,樹碧而冬生,實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厥憤之疾。 【正字通】俗𣠡字。○按《說文》有𣞿無𣠡,非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