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使用説明

  1. 字音查詢:本網站提供「單字查詢」和「拼音查詢」功能。若使用者在本網首頁中央或內頁上方的文字欄輸入了正確的查詢語法,便會啟用「拼音查詢」功能,否則會進入「單字查詢」功能。詳細使用方法請參閱搜尋頁的説明。
  2. 查詢結果:「拼音查詢」頁會列出所有符合搜尋條件的單字。「單字查詢」頁則會顯示該字的詳細資料,包括:
    • 所查詢漢字的基本屬性,如 Unicode 碼位、部首等。這些資料是從 Unihan 資料庫提取。
    • 本網所收字典的讀音資料,以「讀音組」及「根據、讀音表格」兩種格式顯示。讀音以多至少排列,根據以出版年期由新至舊排列。
    • 連繫至其他語言文字服務網站的超連結。
  3. 粵語注音:查詢結果中的現代粵語讀音資料會以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粵拼)顯示。不過,一些字條會附有「校訂註」,説明在數碼化時對原書內容(字頭、讀音、釋義等)所作之修訂,當中牽涉注音問題的部份可能會用原書拼音方案表示。
    • 注意:破讀字(即「音隨義轉」)的不同讀音應該分開比較。由於《粵音資料集叢》 所載資料中,個別韻彙不設釋義,又不同資料在一字的音義劃分上未必相同,為免扭曲原意,程式並未對破讀字作劃一的音義歸屬判斷。不過,對破讀字有明確音義劃分的資料,在處理原始內容時即使未有輸入釋義,仍會盡量在該來源的釋義欄中以㈠、㈡、㈢等數字註明其義項,供使用者參考。
  4. 讀音示範:在查詢結果中點擊粵拼讀音(例如: )會出現「調聲表」對話方塊,列出所選擇讀音的六個聲調變化,在各聲調行上按一下即可聆聽該個聲調的讀音示範。又粵語屬聲調語言,意義可隨音律而異,但使用者和發音者音域不盡相同,只收聽單一音節,未必能準確掌握實際字調。就此情況本網特提供「調聲」功能,使用者在調聲表對話方塊中按下「調聲」按鈕,即可指示本網先將同一聲母、韻母的六個字調順序播放(包括「有音無字」的音節),讓使用者先熟悉發音者音域,最後才播放所揀選聲調的音節。如此相信對於掌握所查詢讀音的實際音高,不無幫助。
  5. 引用資料:本字庫所收的粵音資料來自不同書籍,依性質可分為「常設參考」和「附加參考」兩類。
    • 常設參考:下列工具書的字條已經悉數輸入本網資料庫。若工具書有收入使用者查詢的字,本網即能提供相關的粵音資料。
      1. 李春華:《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1914,中國語文資料彙刊影印本,東京:不二出版,1995)
      2. 李澹愚等:《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大漢公報附張,1916)
      3. 趙雅庭:《民衆識字粵語拼音字彙》(神州國光社,1931/5)
      4. 陳瑞祺:《道漢字音》(香港道字總社,1939)
      5. 陳瑞祺:《道字典》(香港道字總社,1941)
      6. 黃錫凌:《粵音韻彙》(中華書局,1941/4。數碼讀音檔根據 1980/6 修訂重排重印本編成)
      7. 馬奕猷等:《學生粵英詞典》(瑪利諾外方傳教會,1947。數碼讀音檔根據 1978 香港公教真理學會重印本編成)
      8. 馮思禹:《部身字典》(右文書屋,1967/6)[僅限讀音資料]
      9. 余秉昭:《同音字彙》(光華圖書出版公司,1971/9 初版)[僅限讀音資料]
      10. 馮田獵:《粵語同音字典》(東聯學供社,1974 及 1996)[僅限讀音資料]
      11. 陳岫山:《粵語查音識字字典》(大江書店,1985)[僅限讀音資料]
      12. 周無忌、饒秉才:《廣州話標準音字彙》(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8)
      13. 何國祥:《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1990 初版、1992 修訂)
      14. 莊澤義:《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萬里機構‧明天出版社,1992/7 初版。數碼讀音檔根據 2004/3 第五次印刷版編成)[僅限部份字條,見下方説明]
      15. 詹伯慧:《廣州話正音字典(修訂版)》(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7 第二版)[僅限讀音資料,見下方説明]
      説明
      •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民衆識字粵語拼音字彙》、《道漢字音》及《道字典》均成書於黃錫凌《粵音韻彙》(1941) 之前。學者普遍認同《粵音韻彙》很多字音是依據傳統韻書的反切和國語讀音訂定,而較少考慮大眾的實際讀音。惟此書影響後世字典注音甚鉅,致令不少字典的字音跟大眾日常讀音不符,反而造成使用者困擾。前述工具書則較能反映當時粵音的實際面貌,不少今日之習用讀音均能由此印證。
      • 本網特別收入《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和《廣州話正音字典》的讀音資料。兩書均有重大參考價值:
        • 香港多家大專院校的學者(陳志誠、張日昇、張群顯、姜貝玲、林章新、李潤生、單周堯、余迺永、陳煒良、鄭崇楷、何國祥、李學銘、吳鳳平)在 1988 年組成「常用字廣州話讀音委員會」,為四千多個常用字中有爭論性(即在當時通行的工具書中注音並不一致)的漢字審音,其成果見於 1990 年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出版的《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 《廣州話正音字典》的讀音則是粵、港、澳語言學者的努力成果。1990 年,24 位學者(王健倫、鄧景濱、張日昇、張雙慶、余偉文、李如龍、李學銘、李新魁、何國祥、陳海烈、陳慧英、周無忌、羅偉豪、林受之、單周堯、饒秉才、胡培周、高華年、唐啟運、常宗豪、黃家教、曾國忠、詹伯慧、繆錦安)組成「廣州話審音委員會」,歷五年審議《廣州話正音字典》的字音。字典在 1997 年定稿,2002 年正式出版。此書以簡化字排印,本網以繁體收入字條讀音時已處理對應問題。
      •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的粵語注音是由《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主編何國祥審訂。由於《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收字不多,本網特收入見於《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而《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不收的讀音資料,以作補充。
    • 附加參考:個別單字會提供更多的讀音參考,都是本網編者為了撰寫網誌文章和《解‧救‧正讀⸺香港粵讀問題探索》一書而特地翻檢。現將這些散見於網誌和拙著的資料併入本網的查詢結果。
  6. 「常設參考」收錄內容:本網主要收錄各書的粵語讀音資料。查詢結果會列出一字在各書的讀音、讀音標記(即「又讀」、「語音」一類)、字條所在頁碼、釋義文字和本網所加備註(例如數碼化時所作修正)。

    不是所有工具書都設有釋義。部份只會提供簡單釋義(如一兩個詞例);原書附詳盡釋義者,本網也未必會全數收錄。這主要是因為(一)本網旨在提供各書的粵讀資料、(二)版權因素和(三)本網沒有足夠人力將全書數碼化。茲將本網會提供的各書內容表列如下:

    書名 收入內容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全書粵音字條,原書無釋義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全書粵音字條、釋義全文
    民衆識字粵語拼音字彙 全書粵音字條,原書無釋義
    道漢字音 全書粵音字條,原書無釋義
    道字典 全書粵音字條、釋義全文(即書中「粵音義典」全文)
    粵音韻彙 全書粵音字條、釋義
    學生粵英詞典 全書粵音字條,暫不提供釋義
    部身字典 全書粵音字條,部份釋義
    同音字彙 全書粵音字條,部份釋義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全書粵音字條,部份釋義
    粵語同音字典 全書粵音字條,部份釋義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全書粵音字條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全書粵音字條、詞例及備註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部份粵音字條,部份釋義(見註1)
    廣州話正音字典(修訂版) 全書粵音字條,部份釋義(見註2)

    [註1]本網以《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為《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的補充參考,因此不會收入《讀音表》已有而讀音相同的字條。釋義亦只會在該字不見於《讀音表》而屬破音字或該字見於《讀音表》但讀音並不全同的情況下提供。留意所收釋義文字或有刪減。

    [註2]《廣州話正音字典》目前會酌收個別破音字的釋義內容。同樣地,所收釋義文字或有刪減。

    換言之,二書釋義或會在不影響原文意思的前提下作出刪節,旨在方便讀者區分字義,非為取代原書。如有疑問或須引用務請參照原書。

  7. 本網補充資料:本網或會對個別在社會大眾可能有爭議或困擾的字音提供更詳盡的參考資料,並在查詢結果中顯示以備考。又粵語有 -ing → -eng(及 -ik → -ek)的文白異讀差異,其主元音 -i- 變讀 -e- 的現象同樣見於其他若干韻母(如掉:diu6 → deu6;舔:lim2 → lem2),但跟 -eng 韻母讀音早獲字詞典接受不同,傳統字典一般不收 -eu、-em、-ep 一類讀音。本網以補遺方式提供這些讀音,以期較全面呈現粵音系統面貌(尤其在使用讀音搜尋功能時)。
  8. 早期粵音:所謂「早期粵音」所指的是 19 世紀粵音典籍所載的粵音面貌,其語音系統跟今日的現代粵音在聲、韻母上互有分合。有關情況可參閲片岡新、李燕萍《晚清民初歐美傳教士書寫的廣東話文獻精選》第三章「早期廣東話特色」(PDF)。這類資料在本網中會與現代粵音文獻分開列出,首先標出原書注音,再提供推導現代粵音。但由於語音分化非呈線性,加上某些早期粵音典籍(主要是王頌棠《中華新字典》)在排版過程中混淆了很多相近的音標符號,因此推導出來的粵音是否準確會受多項因素(包括本網為該書所訂的推導法則是否全面)影響,請小心謹慎使用。至於 20 世紀初的粵音文獻在系統上雖然跟現代粵音也未必完全相同,但由於只有合流而無分化(例如《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有兩套塞擦音而現代粵語只有一套),因此會直接轉換並視之為現代粵音收錄,不另作區分。
  9. 《廣韻》反切擬音:對於非常用字,沒有約定俗成的讀音供參考,其現代粵音則可從中古漢語推求。所以,若一字在《廣韻》有收而本網沒有當代粵讀又或當代粵讀來源數太少,本網就會顯示相關的中古反切及擬音以供參考。
    • 本網所載參考粵音是從《廣韻》推導而來,以人手逐小韻處理。
    • 中古反切與當代粵音未必是一對一(1:1)的對應關係。首先,若小韻中大多數常用字在現代已經改讀,本網會視情況將整個小韻擬為現代實際讀音,所擬出之聲、韻、調未必完全對應原《廣韻》之聲韻地位。另外,屬同一音韻地位的中古反切也可能會因應不同漢字而導出不同的當代粵音,敬希垂注。(按《廣韻》小韻推導資料尚待整理,暫未釋出。)

貳‧典籍專頁

  1. 本網亦有為部份書籍製作專屬網頁,提供粵音字條以外的內容,使用者可藉此深入了解各書體例。
  2. 對於較早期的典籍,本網更會盡量提供書影,使用者可據此核實本網提供的粵音字條資料。
  3. 現提供以下六本工具書的專頁:

叄‧讀音字條及其他

  1. 本網並提供前述工具書的粵語讀音字條的數碼文檔,供欲深入研究各書注音的使用者取用。
  2. 數碼文檔以 JSON 格式提供,寄存於 Github 檔案庫。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