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4E8E
部首
倉頡 MD
康熙字典 P.86 #6
宋本廣韻 P.73 #21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jyu1]
14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①介詞,在:他生于1970年。②介詞,向:請教于人。③介詞,給:嫁禍于人。④介詞,對:有益于健康。⑤介詞,自。⑥從:青出于藍。⑦介詞,在形容詞後,表示比較:情義重于泰山。⑧介詞,在動詞後,表示被動:見笑于大方之家。⑨動詞後綴:屬于。⑩形容詞後綴:善于烹飪
    ㈡ ①之子于歸。②姓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於也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於的異體) → 等于
  6. 粵語同音字典
    於也
  7. 部身字典
    ㈠與於通,往也。于于,行貌。(同亏)
  8. 道字典
    語助詞,又在也
  9. 粵音韻彙
  10.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往也,在也。通於。又讀下平
  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jyu4]
1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舊讀 ㈡ ①之子于歸。②姓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往也,于歸,女子嫁歸夫家;姓氏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古音 ㈡之子于歸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于歸
  6. 粵語同音字典
    往也,于歸,女子嫁歸夫家;姓氏
  7. 粵音韻彙
    往也
  8.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10.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1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又讀 往也,在也。通於。又讀下平
  12.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1. 部身字典
    ㈡同吁,如「于嗟」
讀音分佈
根據 [jyu1]  14 [jyu4]  12 [heoi1]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 #0020
[jyu1]

㈠ ①介詞,在:他生于1970年。②介詞,向:請教于人。③介詞,給:嫁禍于人。④介詞,對:有益于健康。⑤介詞,自。⑥從:青出于藍。⑦介詞,在形容詞後,表示比較:情義重于泰山。⑧介詞,在動詞後,表示被動:見笑于大方之家。⑨動詞後綴:屬于。⑩形容詞後綴:善于烹飪

P.3 #0020
[jyu1]

㈡ ①之子于歸。②姓

P.3 #0020
[jyu4] 舊讀

㈡ ①之子于歸。②姓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31 #11512
[jyu1]

於也

P.332 #11564
[jyu4]

往也,于歸,女子嫁歸夫家;姓氏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7 #49
[jyu1] 建議讀音

P.17 #49
[jyu4] 古音

㈡之子于歸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3
[jyu1]

P.3
[jyu4]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41
[jyu1]

(於的異體) → 等于

P.141
[jyu4]

于歸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24
[jyu1]

於也

P.124
[jyu4]

往也,于歸,女子嫁歸夫家;姓氏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5 #1120
[jyu1]

㈠與於通,往也。于于,行貌。(同亏)

 
P.5 #1120
[heoi1]

㈡同吁,如「于嗟」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6
[jyu1]

語助詞,又在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50
[jyu1]
P.50
[jyu4]

往也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13
[jyu1]
P.13
[jyu4]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8
[jyu1]
P.58
[jyu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26
[jyu1]
P.126
[jyu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
[jyu1]

往也,在也。通於。又讀下平

P.6
[jyu4] 又讀

往也,在也。通於。又讀下平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9
[jyu1]
P.59
[jyu4]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5

꜁ü   [jyu4]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33

꜀ü   [jyu1]

P.633

꜁ü   [jyu4]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

喻於切(-ü 下平聲)   [jyu4]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𠀤音迂。【爾雅·釋詁】于,曰也。 又往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詩·小雅】王于出征。 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又【聘禮】賄在聘于賄。【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 又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又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又鐘兩口之閒曰于。【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銑閒謂之于。 又【前漢·元后傳】衣絳緣諸于。【註】大掖衣也。 又【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爾雅·釋草】茜,蔓于。【註】生水中。一名軒于。【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又木名。【爾雅·釋木】棧木,于木。【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又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又淳于,宣于,鮮于,多于,𨷖于,皆複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又助語辭。【詩·召南】于沼于沚。【朱傳】于,於也。【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又【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又【正韻】休居切,與吁通。歎辭。【詩·周南】于嗟麟兮。
考證:〔【禮·聘禮】賄在聘于賄〕 謹按本書之例禮記謂之禮,此出儀禮不當稱禮,謹省上禮字。〔【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兩銑謂之于。〕 謹照原文兩銑改銑閒。〔【爾雅·釋木】棧木,于木。【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船。〕 謹照原注木船改木觡。 〔【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仲尼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于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謹按周公至其君乎皆仲尼之言,此誤於聞之上增仲尼二字,謹照原文周公上增仲尼曰三字,聞之上省仲尼二字。法于益于兩于字照原文改於字。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