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𦞦

碼位 U+267A6
部首
康熙字典 P.991 #17
宋本廣韻 P.451 #40
P.507 #4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fok3]  4 [kok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46 #6138
[fok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40
[fok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42 #54325
[kok3]

同臛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8
[fok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3
[fok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35

k’ok⸰   [kok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𠀤音鰝。【說文】肉羹也。【玉篇】羹𦞦也。【楚辭·招魂·露雞𦞦蠵·王逸註】有菜曰羹,無菜曰𦞦。【師古曰】羹之與𦞦,烹煮異齊,調和不同,非關有菜無菜也。【徐曰】羹以菜爲主,𦞦以肉爲主。 又【廣韻】【集韻】𠀤呼木切,音嗀。又【集韻】忽郭切,音霍。又呼酷切,音熇。義𠀤同。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