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F8D
倉頡 YBYSP
康熙字典 P.1536 #33
宋本廣韻 P.34 #1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P.483 #6664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P.229 #07995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P.240 #4717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P.216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P.120
  6. 粵語同音字典 P.87
  7. 同音字彙 P.139 #3233
  8. 部身字典
    ㈠古謂龍為鱗蟲之長,變化無窮,尊為四靈之一,故亦以喻天子。相地者謂山脈為龍。龍鐘,潦倒笨累之貌 P.418 #51531
  9. 學生粵英詞典 P.351
  10. 道字典
    龍虎,一條龍 P.4
  1. 粵音韻彙 P.48
  2.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P.4
  3.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P.8
  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22
  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P.73
  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1

1
  1. 部身字典
    ㈡同寵◎如榮寵亦曰龍光。又「何天之龍」 P.418 #51531
讀音分佈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83 #666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29 #07995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40 #4717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216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2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87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39 #323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18 #51531

㈠古謂龍為鱗蟲之長,變化無窮,尊為四靈之一,故亦以喻天子。相地者謂山脈為龍。龍鐘,潦倒笨累之貌

P.418 #51531

㈡同寵◎如榮寵亦曰龍光。又「何天之龍」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35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4

龍虎,一條龍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8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8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2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73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520

꜁lung

P.520

꜁p’ong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569

꜁lung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401

꜁lung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265

꜁lung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31

耒中切(lung 下平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竜𦱉𢅛𠊋㰍𥫈龒䰱【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𠀤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漢有龍且。又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又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又【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𠀤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一般資料

碼位 U+6372
倉頡 QFQU
康熙字典 P.435 #16
宋本廣韻 P.143 #20
P.293 #42
P.410 #3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P.2 #0011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把物旋轉成筒形;伸之反 P.122 #04262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P.90 #1563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P.63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P.166
  6. 粵語同音字典
    把物旋轉成筒形;伸之反 P.47
  7. 同音字彙 P.78 #1739
  8. 部身字典
    ㈠歛也,伸之反,如「捲舒」,「捲逃」 P.428 #53113
  9. 學生粵英詞典 P.247
  10. 道字典
    捲曲,包捲 P.53
  1. 粵音韻彙 P.52
  2.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P.38
  3.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P.24
  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31
  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歛也。通卷 P.25
  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61

3
  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捲捲,用力貌;通拳;人有勇 P.192 #06843
  2. 粵語同音字典
    捲捲,用力貌;通拳;人有勇 P.74
  3. 部身字典
    ㈡捲捲,用力貌(古假作卷) P.428 #53113
讀音分佈
根據  16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 #001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22 #04262

把物旋轉成筒形;伸之反

P.192 #06843

捲捲,用力貌;通拳;人有勇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90 #156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6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6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47

把物旋轉成筒形;伸之反

P.74

捲捲,用力貌;通拳;人有勇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78 #1739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28 #53113

㈠歛也,伸之反,如「捲舒」,「捲逃」

P.428 #53113

㈡捲捲,用力貌(古假作卷)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247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53

捲曲,包捲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52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8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3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25

歛也。通卷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146

꜂kün

P.146

꜁k’ün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432

꜂kün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299

꜂kün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190

꜂kün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5

見犬切(kün 上上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𠀤音權。【說文】氣勢也。【齊語】有捲勇股肱之力。【註】人勇爲拳。今本捲作拳。【史記.孫子傳】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註】捲即拳也。 又捲捲,用力貌。【莊子.讓王篇】捲捲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註】自勞貌。 又【說文】一曰捲,收也。 又【唐韻】【廣韻】居轉切【集韻】【正韻】古轉切,𠀤與卷通。斂也。【說文】俗以爲捲舒之捲。【史記.張儀傳】席捲常山之險。【王勃.膝王閣詩】珠簾暮捲西山雨。 又【唐韻】【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𠀤音眷。西捲,縣名。【前漢.地理志】日南郡西捲縣。或作棬。 又【集韻】苦遠切,音綣。搏也。

一般資料

碼位 U+98A8
倉頡 HNHLI
康熙字典 P.1411 #1
宋本廣韻 P.26 #31
P.343 #30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7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①南風.西北風.風暴。②景象。③姿態:風光.風景。④消息。⑤傳聞:聞風而至.風傳.走漏風聲。⑥習俗:風俗.風氣.風土人情。⑦病名:羊癇風.鵝掌風。⑧民歌:國風.土風.采風 P.450 #6200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名詞。空氣流動;風俗 P.90 #03061
  3.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P.843
  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P.229 #4489
  5.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風雨 P.197
  6.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P.117
  7. 粵語同音字典
    名詞。空氣流動;風俗 P.34
  8. 同音字彙 P.60 #1328
  9. 部身字典
    ㈠空氣流動而成風。凡流行一時謂之風,如「風俗」,「風氣」。詩歌可以覘風俗故謂之風。人有詩書氣習為眾所欽仰者謂之風,如「風節」,「風義」。病名,如「中風」。(通瘋)。乘涼也 P.270 #3432
  10. 學生粵英詞典 P.97
  1. 道字典
    風雨,風俗,風化 P.21
  2. 粵音韻彙 P.47
  3.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P.13
  4.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P.47
  5.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20
  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㈠空氣流動也 P.69
  7.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1

1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通「諷」 P.450 #6200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動詞。通諷,諷刺;吹也 P.91 #03086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古音 ㈡又同諷 P.229 #4489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吹拂 P.197
  5. 粵語同音字典
    動詞。通諷,諷刺;吹也 P.34
  6. 部身字典
    ㈡同諷。又吹也,如「春風風人」 P.270 #3432
  7. 粵音韻彙
    動詞 P.47
  8.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P.13
  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P.47
  10.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20
  1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㈡又吹也,讀上去聲 P.69
  12.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1

1
讀音分佈
根據  17  1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50 #6200

㈠①南風.西北風.風暴。②景象。③姿態:風光.風景。④消息。⑤傳聞:聞風而至.風傳.走漏風聲。⑥習俗:風俗.風氣.風土人情。⑦病名:羊癇風.鵝掌風。⑧民歌:國風.土風.采風

P.450 #6200

㈡通「諷」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90 #03061

名詞。空氣流動;風俗

P.91 #03086

動詞。通諷,諷刺;吹也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84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29 #4489
建議讀音

P.229 #4489
古音

㈡又同諷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7

風雨

P.197

吹拂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17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4

名詞。空氣流動;風俗

P.34

動詞。通諷,諷刺;吹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60 #1328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70 #3432

㈠空氣流動而成風。凡流行一時謂之風,如「風俗」,「風氣」。詩歌可以覘風俗故謂之風。人有詩書氣習為眾所欽仰者謂之風,如「風節」,「風義」。病名,如「中風」。(通瘋)。乘涼也

P.270 #3432

㈡同諷。又吹也,如「春風風人」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97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21

風雨,風俗,風化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7
P.47

動詞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3
P.13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7
P.47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20
P.120
P.120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9

㈠空氣流動也

P.69

㈡又吹也,讀上去聲

校訂註 讀音據原文釋義補上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
P.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84

꜀fung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73

꜀fung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129

꜀fung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5

꜀fung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30

非中切(fung 上平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𠙊𠙈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𠀤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又【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又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又【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又【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又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又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又【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又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又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又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又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又【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又【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又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又姓。黃帝臣風后。又風胡,見【越絕書】。 又【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又【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又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又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又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又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又【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𨻰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 【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考證:〔【爾雅】西風謂之秦風。〕 謹照原文秦風改泰風。〔【書.費誓】馬牛其風。【疏】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放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謹照原文馬牛放佚改馬牛風佚。〔【陳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正韻】一東收風,二十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 謹照原文二十侵改爲十二侵。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