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鼦
碼位 | U+9F26 |
---|---|
部首 | 鼠 |
倉頡 | HVSHR |
康熙字典 | P.1528 #4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書名 | [diu1] 6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604
#8331
[diu1]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214
[diu1]
同貂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357
#4324
[diu1]
貂或字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P.30
[diu1]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44
[diu1]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63
[diu1]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517
꜀tiu [diu1]
校訂註
原釋義作「同貂」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玉篇】古文貂字。【本草】此鼠好食栗及松皮,人呼爲栗鼠。其毛拂面如焰,朔風苦寒,人以其皮溫額,後代效之,因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至漢因焉。【史記·貨殖傳】狐鼦裘千皮。【揚子·太𤣥經】狐鼦之毛躬之賊。○按《玉篇》从鼠从召。《字彙》亦从召,《正字通》誤从占,而訓與鼦同,不知从𪕐者乃𪕐𪕠也。傳寫之誤,今依《玉篇》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