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ECD
倉頡 HDOE
康熙字典 P.1517 #25
宋本廣韻 P.257 #1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20 #7178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96 #10330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38 #4679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21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4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1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91 #451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12 #31235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586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6

穀類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51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8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0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28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72

禾屬。累黍,即今之半兩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514

꜂shü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883

꜂shü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633

꜂shü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53

꜂shü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31

審語切(s'ü 上上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舒呂切【韻會】【正韻】賞呂切,𠀤音暑。【說文】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字彙】粟屬。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土宜高燥。【詩緝】黍有二種,黏者爲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爲黍,如稻之有秔糯也。【爾雅翼】黍,大體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謂黍爲黍穄。【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黍曰薌合。 又角黍。【續齊諧記】角黍,菰叶裹黏米爲之,楚俗投汨羅水祠屈原。 又地名。【左傳.哀七年】宋人築五邑,一曰黍丘。【註】梁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又【史記.秦本紀】秦取韓負黍。 又弓名。【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 又黃鳥,一名搏黍。 又蟲名。【爾雅.釋蟲】委黍。【註】䑕婦別名。 又蓬名。【爾雅.釋草】薦黍蓬。 【六書.精薀】黍下從氽,象細粒散垂之形。
考證:〔【左傳.哀八年】晉人築五邑。〕 謹照原文八年改七年。晉人改宋人。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