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9B93
部首
倉頡 NFHS
康熙字典 P.1468 #16
宋本廣韻 P.309 #37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zaa2]
7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魚鮓,藏魚,醃魚
  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4.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5. 粵語同音字典
    魚鮓,藏魚,醃魚
  6. 部身字典
    ㈠以鹽米釀魚如菹者,即「鹽魚」,「糟魚」之類
  7.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鰽魚也,即今之罐頭魚也
[zaa3]
5
讀音分佈
根據 [zaa2]  7 [zaa3]  5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619 #8484
[zaa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35 #11674
[zaa2]

魚鮓,藏魚,醃魚

P.335 #11693
[zaa3]

鮓魚,水母,俗呼海蜇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205
[zaa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39
[zaa2]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25
[zaa2]

魚鮓,藏魚,醃魚

P.125
[zaa3]

鮓魚,水母,俗呼海蜇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08 #31211
[zaa2]

㈠以鹽米釀魚如菹者,即「鹽魚」,「糟魚」之類

P.208 #31211
[zaa3]

㈡鮓魚,亦名海蜇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8
[zaa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6
[zaa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71
[zaa2]

鰽魚也,即今之罐頭魚也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502

꜂cha   [zaa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7

꜂chá   [zaa2]

A rank condiment of fish or flesh and salted hashed fine, with red rice and oil; [꜀chá ꜁ü], a sort of Medosa or sea-bluber; [lá꜅ ꜂chá], rank, dirty, foul.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下切。與鮺同。藏魚也。【釋名】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又【集韻】助駕切,音乍。海魚名。或作蚱。【博物志】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