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9D8
部首
倉頡 SFIR
康熙字典 P.1436 #16
宋本廣韻 P.99 #21
P.274 #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1  3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28 #4541

㈠ 劣馬:駑駘(也比喻庸才)

P.328 #4541

㈡ 駘蕩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10 #10793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85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200

駑駘

P.200

駘蕩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5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17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98 #4679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80 #4514

㈠駑駘,遲鈍之馬,亦以喻人之遲鈍者

P.380 #4514

㈡駘蕩,廣大意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7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18
 
P.18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7
 
P.57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92

꜁t’oi  

P.492

toi꜅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42

꜀t‘oi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𠀤音臺。【玉篇】駑馬銜脫也。【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左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註】駘在始平武功縣。又【哀六年】遷孺子於駘。【註】駘,齊邑。【釋文】他才反。又徒來反。 又神名。【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又人名。【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𠀤音待。【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音義】駘音殆。李云:哀駘,醜貌。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前漢書】作跆。
考證:〔【左傳·昭九年】駘芮岐畢。〕 謹照原文駘上增魏字。〔【哀六年】遷儒子於駘。〕 謹照原文儒子改孺子。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