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饆
碼位 | U+9946 |
---|---|
總畫數 | 18 |
部首 | 食 (+11畫) |
倉頡 | OIWTJ |
康熙字典 | P.1424 #27 |
宋本廣韻 |
P.471 #18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書名 | [bat1] 3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292
#4032
[bat1]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99
[bat1]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P.23
[bat1]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488
pat꜆ [bat1]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玉篇】饆饠,餠屬。用麫爲之,中有餡。【資暇集】蕃中畢氏羅氏好食此味,因名畢羅。後人加食旁,爲饆饠。◎按酉陽雜俎,有人夢入畢羅店,及醒,店子曰:郞君與客食畢羅二斤,何不計直而去。卽饆饠也。 【集韻】或作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