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867
倉頡 HGMBC
康熙字典 P.1409 #38
宋本廣韻 P.368 #25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0  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47 #752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21 #04214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777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228 #4484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7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4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47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76 #1692
〈1997修訂本〉P.89 #169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42 #3251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2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9

視也,念也,思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5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1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9

回視也,念也。又轉語詞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84

ku꜄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416

kú꜄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287

kú꜄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181

kú꜄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29

見父切(koo 上去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下卷‧第 7 頁‧後半
〈六桂本〉二卷‧第 58 頁‧後半

第十二孤古故 去聲 故小韻

視也,念也,思也

小韻同音字:故, 頋, 僱, 雇, 固, 錮, 痼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𪄮【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迴首曰顧。【詩.小雅】顧我復我。【箋】顧,旋視也。【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傳】謂常目在之。 又眷也。【詩.大雅】乃眷西顧。又【書.康誥】顧乃德。【傳】謂顧省汝德。又【詩.小雅】不顧其後。【箋】不自顧念。 又但也。【禮.祭統】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𤰞下者處後耳。一曰顧,故也,謂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則從上起也。 又發語辭。【史記.刺客傳】顧不易耶。【註】顧反也。【前漢.賈誼傳】首顧居下。【註】顧亦反也,言如人反顧然。 又與雇同。【前漢.鼂錯傳】斂民財,以顧其功。【註】顧,讎也,若今言雇賃也。 又引也。【後漢.黨錮傳】郭林宗、范滂等爲八顧,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又國名。亦姓。【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傳】有韋國者,有顧國者。【箋】顧、昆吾,皆己姓。 又地名。【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于顧。【註】顧,齊地。 又山名。【方輿勝覽】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顧。 又【五音集韻】公戸切,音古。義同。【書.微子】我不顧行遯。徐邈讀。 俗作頋。
考證:〔【禮.祭統】顧上先下後耳。【疏】但尊上者則先,𤰞下者處後耳。〕 謹照原文則先改在先。〔【史記.刺客傳】顧不易耶。【註】反顧也。〕 謹照索隱原文反顧也改顧反也。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