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821
倉頡 GRMBC
康熙字典 P.1403 #10
宋本廣韻 P.489 #25
P.494 #6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2  6  3  2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48 #7540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81 #06446

飛上;強項;倉頡,人名

P.104 #03569
罕讀
P.2 #00056
又讀

掠奪,劫除:盜頡資糧

P.93 #03153

掠奪;刼除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774

P.77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6
P.196
又讀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5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69

飛上;強項;倉頡,人名

P.39
罕讀
P.1
又讀

掠奪,劫除:盜頡資糧

P.35

掠奪;刼除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1 #12124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220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1
P.31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47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9

頡頏,上下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81

k’it⸰

P.481

át⸰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384

k‘ít⸰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264

k‘ít⸰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164

k‘ít꜆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7

啟別切(k'eet 上入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4 頁‧前半
〈六桂本〉一卷‧第 7 頁‧後半

第一先蘚線屑 入聲 揭小韻

頡頏,飛而上曰頡

小韻同音字:揭, 竭, 碣, 詰, 挈, 訐, 孑, 襭, 朅, 偈
校訂註 頑→頏(據廣益本定)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𠀤音纈。【說文】直項也。 又【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集韻】又作翓。 又人名。【前漢.藝文志】倉頡一篇。【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從者顚頡。又皇頡,鄭大夫。馬師頡,鄭子羽孫。 又姓。【風俗通】古賢人頡衞。 又【莊子.胠篋篇】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于辨矣。【註】頡滑,謂難料理也。崔云:纏屈也。李云:滑,滑稽也。一云頡滑,不正之語也。【音義】戸結反。 又【廣韻】古黠切【集韻】【正韻】訖黠切,𠀤音戛。【正韻】轢也。【史記.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時,與賔客過巨嫂食,嫂詳爲羹盡櫟釜,乃封其子信爲羹頡侯。【註】索隱曰:羹頡,爵號,非縣名。正義曰:括地志云:羹頡山,在嬀州懷戎縣東南十五里,高祖取其山名爲侯號者,怨故也。 又【遼史.耶律斡臘傳】車駕𤢪頡山。 又【增韻】減尅也,掠除也。【唐書.高仙芝傳】盜頡資糧。 又叶胡計切,音系。【衞恒.四體書勢】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