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808
倉頡 HHMBC
康熙字典 P.1399 #23
宋本廣韻 P.75 #32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7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47 #752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91 #1013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838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27 #4460
建議讀音

P.227 #4460

㈡(古)通鬚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6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6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10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89 #4428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50 #3331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609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3

用也,要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1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4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6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88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9

要也,用也,待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7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80

꜀sü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919

꜀sü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659

꜀sü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73

꜀sü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30

心須切(süy 上平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𠀤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又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又與𩓣通。【左傳.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爾雅.釋詁】𩓣,待也。 又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又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又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又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𤰞者。 又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又【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又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又【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又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又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又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又【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又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又【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又【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 【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考證:〔【逸雅】頤下曰須。〕 謹按語見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左傳.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𩓣矣。〕 謹按原文本作須,其義則爲𩓣。石經及各本皆同。今仍改須。〔【爾雅.釋獸須屬】魚曰須,鳥曰臭。〕 謹照原文曰臭改曰狊。〔【前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 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詩.邶風】思須與漕。【註】須,漕,衞邑。〕 謹照原文註改傳。〔【逸雅】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謹按所引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䆁名。〔【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註】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 謹照原書註改爲釋文。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