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韇
碼位 | U+97C7 |
---|---|
部首 | 革 |
倉頡 | TJGWC |
康熙字典 | P.1392 #31 |
宋本廣韻 |
P.449 #23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duk6] 3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94
[duk6]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29
[duk6]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13
[duk6]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478
tuk꜇ [duk6]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徒谷切,音獨。【說文】弓矢韇也。【玉篇】以藏矢。【廣韻】箭筩。【集韻】今謂之胡鹿。【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抽上韇,兼執之,進受命於主人。【註】藏筴之器。今時藏弓矢者,謂之韇丸也。【集韻】亦作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