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靤
碼位 | U+9764 |
---|---|
部首 | 面 |
倉頡 | MWPRU |
康熙字典 | P.1383 #23 |
宋本廣韻 |
P.416 #41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書名 | [baau3] 2 | [paau3] 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93
[paau3]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23
[baau3]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47
[baau3]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475
꜂t’in [tin2]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防敎切【集韻】皮敎切,𠀤音骲。【玉篇】面瘡也。 又【集韻】本作皰。面生气也。亦作䶌疱。◎按廣韻靤訓面瘡,皰訓面生气,二字分見。集韻合靤皰爲一,專訓面生气,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