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96BA
部首
倉頡 OBG
康熙字典 P.1364 #8
宋本廣韻 P.460 #1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hok6]  3 [guk1]  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1
[hok6]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42 #54325
[guk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11
[hok6]
P.11
[guk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3
[hok6]
P.12
[guk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69

kuk꜆   [guk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9

下學切(hok 下入聲)   [hok6]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𠀤胡沃切,音㿥。【說文】高至也。从隹,上欲出冂。易曰:夫乾隺然。○按今易繫辭作確然。 又【集韻】克角切,音榷。隺然心志高也。 又曷各切,音鶴。鳥飛高也。 又忽郭切,音霍。義同。【字彙】俗用爲鶴字,非。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