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6A9
部首
倉頡 NLHBK
康熙字典 P.1361 #8
宋本廣韻 P.418 #33
P.458 #16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9  9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84 #1062

㈠ ①通澳。②幽隩

P.84 #1062

㈡ 潭隩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53 #08804

水邊低地;通奧,深也

P.170 #06027

四方之土可定居者;通燠,煖也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0
P.190
P.190
又讀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29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6

水邊低地;通奧,深也

P.65

四方之土可定居者;通燠,煖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62 #3778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39 #32435

㈡同奧

P.239 #32435

㈠水旁崖岸也。(同澳)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2
P.4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5
P.55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3
P.1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69

ò꜄  

P.469

yuk꜆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706

yuk꜆  

P.706

ò꜄  

Same as 澳 [ò꜄], and also pronounced [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奧。【爾雅·釋地】隩隈。【註】今江東呼爲浦隩。【說文】水隈崖也。 又【玉篇】藏也。【鄭語】申呂方疆,其隩愛太子亦必可知也。【註】隩,隱也。【莊子·天下篇】弱於德,强於物,其塗隩矣。【史記·封禪書】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 又【玉篇】亦作墺澳。【唐韻正】亦作𨞓。【漢敦煌長史武班𥓓】領校祕𨞓。𨞓,卽隩字。 又【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郁。【廣韻】本作澳。水內曰隩。 又【集韻】四方土可居也。【書·禹貢】四隩旣宅。【傳】四方之宅已可居。【前漢·地理志】作四奧。 又【書·堯典】厥民隩。【傳】隩,室也。民攺歲,入此室處,以避風寒。【釋文】馬云:煖也。 【集韻】本作墺。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