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694
倉頡 NLMRB
康熙字典 P.1358 #17
宋本廣韻 P.515 #1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通「擊」:拮隔鳴球 P.83 #1057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83 #1057

㈠①遮斷。②阻隔:隔開.分隔。③(空間或時間上)有距離:遠隔千里.隔兩天。④別離:隔日何長

P.83 #1057

㈡通「擊」:拮隔鳴球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94 #03178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751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222 #4358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90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87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5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63 #138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77 #12412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167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0

阻隔,隔離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8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5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7

阻也,相去遠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2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68

kák⸰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308

kák⸰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212

kák⸰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124

kák꜆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30

見則切(ka'k 上入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下卷‧第 45 頁‧後半
〈六桂本〉三卷‧第 60 頁‧後半

第三十二彭棒硬額 入聲 格小韻

阻隔,障塞也

小韻同音字:格, 骼, 挌, 膈, 鬲, 革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𠀤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又【韻會小補】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又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