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9644
部首
倉頡 NLODI
康熙字典 P.1349 #3
宋本廣韻 P.364 #1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fu6]  1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81 #1020
[fu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8 #02986
[fu6]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21 #4331
[fu6]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89
[fu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3
[fu6]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58 #1288
[fu6]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92 #1250
[fu6]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8
[fu6]

附寄,附託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5
[fu6]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4
[fu6]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1
[fu6]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15
[fu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7
[fu6]

依傍也,又寄也。俗通付、坿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9
[fu6]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65

fu꜅   [fu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1

fú꜅   [fu6]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

扶父切(foo 下去聲)   [fu6]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符遇切,音駙。【玉篇】依也,近也,著也。【廣韻】寄附。【集韻】托也。【易·剝卦】山附于地。【禮·樂記】附親萬民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附于𠛬者,歸于士。【註】附,麗也。【孟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又【玉篇】附,益也。【論語】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前漢·諸侯王表】設附益之法。【註】封諸侯過限,曰附益。◎按《說文》附益作坿字,泥。 又【廣韻】姓也。晉有附都。 又轉附,山名。【孟子】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又附耳,星名。【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 又高附,國名。【後漢·西域傳】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 又附子,藥名。【前漢·外戚傳】卽擣附子,齎入長定宮。 又與祔通。【禮·雜記】大夫附于士。【註】附,讀爲祔,祔祭也。 又【唐韻】符又切【集韻】扶富切,𠀤音覆。【說文】附婁,小土山也。又【夏侯惠·景福殿賦】曾櫨外關,榱桷內附。或因勢以連接,或邪詭以盤構。 又【集韻】薄口切,音瓿。【玉篇】附婁,今作培。【集韻】或作㟝㟊。 又與胕通。親戚曰肺附。【前漢·劉向傳】臣幸託肺附。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古孚字。卵孚也。註詳子部四畫。 又叶音府。【詩·大雅】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後叶下五反,奏叶宗五反。
考證:〔【前漢·劉向傳】臣幸托肺附。〕 謹照原文幸托改幸託。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