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9642
部首
倉頡 NLDHE
康熙字典 P.1348 #10
宋本廣韻 P.43 #23
P.347 #4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bei1]
11
[bo1]
7
[po1]
5
  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本讀 陂陀,地勢崎嶇不平也
  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陂陀
  3. 粵語同音字典
    本讀 陂陀,地勢崎嶇不平也
  4. 同音字彙
  5. 粵音韻彙
    陂陀
[pei4]
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㈢ 黃陂(湖北縣名)
  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湖北黃陂
  3. 部身字典
    ㈡蓄水池也,如「陂池」。旁邊也
[bei3]
1
  1. 部身字典
    ㈣傾也。邪也
讀音分佈
根據 [bei1]  11 [bo1]  7 [po1]  5 [pei4]  3 [bei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81 #1022
[bei1]

㈠ ①陂池.陂塘。②高陂.黃陂(廣東英德市地名)

P.81 #1022
[bo1]

㈡ 陂陀

 
P.81 #1022
[pei4]

㈢ 黃陂(湖北縣名)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6 #00492
[bei1]

池沼,堤壩

P.21 #00680
[bo1] 習讀

不平

P.264 #09127
[po1] 本讀

陂陀,地勢崎嶇不平也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89
[bei1]

山坡

 
P.189
[po1]

陂陀

P.189
[pei4]

湖北黃陂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8
[bei1]

池沼,堤壩

P.9
[bo1] 習讀

不平

P.99
[po1] 本讀

陂陀,地勢崎嶇不平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67 #3907
[po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67 #34243
[bei1]

㈠版也,池之外障也

P.267 #34243
[bo1]

㈢陂陀,地勢傾斜向下也。(通坡)

 
P.267 #34243
[pei4]

㈡蓄水池也,如「陂池」。旁邊也

P.267 #34243
[bei3]

㈣傾也。邪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9
[bei1]
 
P.35
[po1]

陂陀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4
[bei1]
P.54
[bo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5
[bei1]
P.69
[bo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71
[bei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7
[bei1]

畜水隄也。又傾側也:無平不陂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1
[bei1]
P.3
[bo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65

꜀pi   [bei1]

P.465

꜂p’o   [po2]

P.465

pi꜄   [bei3]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64

꜀pí   [bei1]

P.381

꜀po   [bo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0

丙何切(po[r] 上平聲)   [bo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𥓓。【說文】阪也。一曰池也。【玉篇】澤鄣也。【風俗通義】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漑灌。【書·禹貢】九澤旣陂。【禮·月令】毋竭川澤,母漉陂池。【註】畜水曰陂。 又地名。【左傳·成四年】許人敗諸展陂。【註】展陂,許地。又【昭十三年】次于魚陂。【註】竟陵縣城西北有甘魚陂。又【正字通】黃陂,縣名,今黃州府。 又【前漢·禮樂志】騰雨師,洒路陂。【註】路陂,路傍也。 又【集韻】或作波。【史記·貨殖傳】水居千石魚陂。又【灌夫傳】陂池田園。【前漢書】𠀤作波。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游雷波。【註】波讀爲陂。雷陂,陂名。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陂池,旁頹貌。 又【集韻】【韻會】𠀤滂禾切,音坡。【集韻】與𨸭同。𨸭陀,不平也。【爾雅·釋地】陂者曰阪。【揚子·方言】陂,衺也,𨻰、楚、荆、揚曰陂。【釋名】山旁曰陂,言陂陁也。【玉篇】陂陀,靡迆也。【唐韻正】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本作頗,唐明皇攺爲陂。韻補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乂,攺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矣。 又【集韻】逋禾切,音波。【博雅】陂陁,衰也。 又【集韻】一曰山坡,或作岥。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陂陁,不平。 又【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兵媚切,𠀤音賁。【玉篇】傾也,邪也。【正韻】不平曰險,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周禮·春官·典同】陂聲散。【史記·五宗世家】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故莫留邯鄲。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