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5B7
倉頡 KCANO
康熙字典 P.1336 #18
宋本廣韻 P.386 #27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88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62

shát⸰

校訂註 原釋義作『同殺』
P.462

shái꜄

校訂註 原釋義作『同殺』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所拜切 生開皆去 上同亦見周禮 ➡【殺】殺害又疾也猛也亦降殺周禮注云殺衰小之也又所八切
上同亦見周禮 ➡【殺】殺害又疾也猛也亦降殺周禮注云殺衰小之也又所八切
康熙字典
【正字通】與殺同。有上去入三聲。考工記𢎜人: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註:閷,同殺,入聲。又弓人:爲柎而發,必動於閷。註:柎弓側骨也,閷接中也。柎與接中相爲體用,柎旣發,則接中亦動也。陸氏:閷,色界反。又匠人:凡爲防,廣與崇,方其閷三分去一,大防外閷。註:閷者,減削之意。防基三分,上二分則堅固。大防,則基三分之外,上二分之內。閷而又閷,防愈固也。生殺之殺,入聲。隆殺、等殺之殺,去聲。殺不必从周禮作閷,沿俗書作煞。正韻六泰殺註,亦作煞。四轄殺註,𠛬不以罪曰殺。汎云亦作閷煞,𠀤非。周禮攺殺爲閷,亦泥。別詳殳部殺字註。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