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438
倉頡 CWLJ
康熙字典 P.1324 #6
宋本廣韻 P.504 #28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3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03 #6947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70 #02411

大鈴;木鐸;司鐸

P.223 #07799
罕讀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734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86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18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7

大鈴;木鐸;司鐸

P.85
罕讀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22 #0448
〈1997修訂本〉P.25 #0448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4 #12153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68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46

木鐸,警鐘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9
P.40

俗或讀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5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6

大鈴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58

tok꜇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692

 ·  正讀 nok꜇ · tok꜇ (c.p.)

P.1055

 ·  又讀 tok꜇ · nok꜇ (a.p.)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493

 ·  正讀 nok꜇ · tok꜇ (c.p.)

P.753

 ·  又讀 tok꜇ · nok꜇ (a.p.)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543

tok꜇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21

大學切(tok 下入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50 頁‧後半
〈六桂本〉二卷‧第 45 頁‧後半

第十剛講降角 入聲 鐸小韻

木鐸,金口木舌,擊以儆衆者

小韻同音字:度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𠀤音度。【說文】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釋名】鐸,度也。號令之限度也。【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註】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又地名。【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㕑受鐸。【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註】鐸辰,留吁之屬。 又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註】司鐸,宮名。 又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寇爲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註】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又【昭十三年】司鐸射。【註】魯大夫。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鐸通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甲狄氏,及留吁鐸辰。〕 謹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