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9262
部首
倉頡 CDM
康熙字典 P.1302 #6
宋本廣韻 P.485 #34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but3]  1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02 #6930
[but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4 #00781
[but3]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792
[but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83
[but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60
[but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
[but3]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4 #0280
[but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65 #12351
[but3]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9
[but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37
[but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20
[but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48
[but3]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5
[but3]

僧人裝飯之器。托鉢,衣鉢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51
[but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49

put꜆   [but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02

pút꜆   [but3]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6

丙末切(poot 上入聲)   [but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北末切,音潑。【玉篇】器也。【蘇軾·宸奎閣𥓓】廬山僧懷璉,持律嚴甚。上常賜以龍腦鉢盂,璉對使者焚之,曰:吾法以瓦鐵食,此鉢非法。使者歸奏,上嘉歎。又【梵書】自釋迦相傳有衣鉢,世相付受。後魏天竺國王子號達磨,出家入南海,齎衣鉢航海。至梁詣武帝,隱嵩山少林寺,以其法傳慧可。 又凡物相傳,皆曰衣鉢。【古今名賢集】和凝第十三名及第,後知舉,取范質第十三名,質往謝。凝曰:公文合在中選屈就,此傳老夫衣鉢耳。未幾,凝入相。後質拜相,有登庸衣鉢亦相傳之句。又【蘇軾詩】傳家有衣鉢。【註】家學有素也。 又【廣韻】亦作盋。【前漢·東方朔傳註】盂若盋而大,俗謂盋盂。 又無花果名優曇鉢。【廣志】狀似枇杷,不花而實。 又叶音瞥。【蘇軾·𦡳梅詩】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鉢。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