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117
倉頡 YBNL
康熙字典 P.1276 #5
宋本廣韻 P.153 #55
P.301 #22
P.507 #46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分佈
根據  3  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88 #1137

㈡古代山名

P.88 #1137

㈠古地名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79

水名

P.179

古地名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39

hò꜅

P.439

k’ok⸰

P.439

꜀háu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𠀤音皓。【正字通】春秋晉邑,戰國屬趙。【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郉、任欒、鄗。【註】鄗,晉地。後漢光武卽位于此,攺名高邑,卽今趙州高邑縣。 又與鎬通。【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註】酆、鄗,二水名。文王都酆,武王都鄗。 又【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𠀤音敲。水名。【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敖、鄗,二水名,在滎陽縣西北。 又【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𠀤音壑。又【集韻】虛到切,音耗。義𠀤同。 又【字彙補】居囂切,音郊。地名。與郊同。【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鄗。【左傳.文三年】作郊。
考證:〔【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郉欒任鄗。〕 謹照原文欒任改任欒。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