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9091
倉頡 RAU
康熙字典 P.1267 #42
宋本廣韻 P.533 #46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①古代指封國,又指京城。②人聚居的地方。③又泛指城鎮:都邑。④舊時對縣的別稱:四邑.郡邑。⑤古代土地面積單位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6. 粵語同音字典
  7. 同音字彙
  8. 部身字典
  9. 學生粵英詞典
  10. 粵音韻彙
  1. 道字典
    都邑
  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都邑。又於邑,氣逆不下也。於讀烏
  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1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㈡ 【阿邑】阿諛逢迎
讀音分佈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41 #3299

㈠ ①古代指封國,又指京城。②人聚居的地方。③又泛指城鎮:都邑。④舊時對縣的別稱:四邑.郡邑。⑤古代土地面積單位

P.241 #3299

㈡ 【阿邑】阿諛逢迎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54 #05357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12 #4130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78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0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59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99 #219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80 #24145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81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7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42

都邑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28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30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3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4

都邑。又於邑,氣逆不下也。於讀烏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0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35

yap꜆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348

yap꜆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967

yap꜆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82

yap꜆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8

英十切(yup 上入聲)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於汲切 影B侵入 縣邑周禮曰四井爲邑又漢複姓有邑由氏楚大夫養由氏之後避仇改焉於汲切八
縣邑周禮曰四井爲邑又漢複姓有邑由氏楚大夫養由氏之後避仇改焉於汲切八
康熙字典
【集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一入切,𠀤音浥。【說文】國也。【正韻】都邑也。【釋名】邑,人聚會之稱也。【史記·五帝紀】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井爲邑,四邑爲丘。又【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註】公邑,謂六遂之餘地。家邑,謂大夫之采地。 又王畿亦稱邑。【書·湯誓】率割夏邑。【詩·商頌】商邑翼翼。 又侯國亦稱邑。【書·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詩·大雅】作邑于豐。 又於邑,氣逆結不下也。【楚辭·九章】氣於邑而不可止。【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爲於邑。【註】於邑,短氣也。 又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 又複姓。【廣韻】漢有邑由氏。 又【集韻】【正韻】𠀤遏合切,音姶。阿邑,與阿匼同,諂諛迎合貌。【前漢·張湯傳】以智阿邑人主,與俱上下。 又叶弋灼切,音藥。【後漢·杜篤·論都賦】成周之隆,乃卽中洛。遭時制都,不常厥邑。 【說文】从口,音圍,象四境。卪聲。尊𤰞大小有等,故从卪會意。偏旁作阝,俗从口从巴。非。
備考:【篇海類編】同邼。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