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8F9F
部首
倉頡 SRYTJ
康熙字典 P.1251 #6
宋本廣韻 P.519 #23
P.519 #42
P.519 #50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pik1]
15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㈠ ①開啟:辟門。②開拓:開辟.辟土。③透徹:精辟。④掃除,排除:辟除.辟邪。⑤駁斥:辟邪說.辟謠。⑥通「劈」,起始,開頭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除也;同僻;同劈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建議讀音
  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辟謠
  6. 粵語同音字典
    除也;同僻;同劈
  7. 同音字彙
  8. 部身字典
    ㈡治罪也,如謂死罪曰「大辟」。不顯之地位,如「偏辟」,「邪辟」。退也,如「辟除」,「辟易」
    ㈢通僻
    ㈣通闢
  9. 道字典
    大辟,又君也,法也
  10. 粵音韻彙
  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㈡刑法也,除也,避也。又通邪僻
  5.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bei6]
8
[bik1]
8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㈢ ①國君:明辟.復辟。②官吏:羣辟.百辟。③徵召(為官):辟書。④刑法,法律:立法制辟.大辟(古指死刑)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君主,徵召
  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㈡復辟又讀
  4.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復辟
  5. 粵語同音字典
    君主,徵召
  6. 部身字典
    ㈠君也,召也,如「徵辟」
    ㈦同壁
  7.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㈠君也,明也,法也,召也
  8.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pei3]
5
[bek3]
1
  1. 部身字典
    ㈦同壁
讀音分佈
根據 [pik1]  15 [bei6]  8 [bik1]  8 [pei3]  5 [bek3]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84 #8056
[pik1]

㈠ ①開啟:辟門。②開拓:開辟.辟土。③透徹:精辟。④掃除,排除:辟除.辟邪。⑤駁斥:辟邪說.辟謠。⑥通「劈」,起始,開頭

P.584 #8056
[bei6]

㈡ 通「避」:退三舍辟之

P.584 #8056
[bik1]

㈢ ①國君:明辟.復辟。②官吏:羣辟.百辟。③徵召(為官):辟書。④刑法,法律:立法制辟.大辟(古指死刑)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61 #09035
[pik1]

除也;同僻;同劈

P.17 #00530
[bei6]

通避

P.18 #00577
[bik1]

君主,徵召

P.260 #08989
[pei3]

同譬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07 #4033
[pik1] 建議讀音

 
P.207 #4033
[bik1]

㈡復辟又讀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75
[pik1]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04
[pik1]

辟謠

 
P.104
[bik1]

復辟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8
[pik1]

除也;同僻;同劈

P.8
[bei6]

通避

P.8
[bik1]

君主,徵召

P.98
[pei3]

同譬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65 #3862
[pik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414 #51531
[pik1]

㈡治罪也,如謂死罪曰「大辟」。不顯之地位,如「偏辟」,「邪辟」。退也,如「辟除」,「辟易」

P.414 #51531
[pik1]

㈢通僻

P.414 #51531
[pik1]

㈣通闢

P.414 #51531
[bei6]

㈥通避

P.414 #51531
[bik1]

㈠君也,召也,如「徵辟」

P.414 #51531
[bik1]

㈦同壁

P.414 #51531
[pei3]

㈤通譬

P.414 #51531
[bek3]

㈦同壁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6
[pik1]

大辟,又君也,法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2
[pik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1
[pik1]
P.51
[bei6]
 
P.51
[pei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1
[pik1]
P.45
[bei6]
 
P.45
[pei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67
[pik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3
[pik1]

㈡刑法也,除也,避也。又通邪僻

P.63
[bei6]

㈢通避。又通譬

P.63
[bik1]

㈠君也,明也,法也,召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3
[pik1]
P.31
[bei6]
P.33
[bik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26

pik꜆   [bik1]

P.426

pik꜆   [bik1]

P.426

pik꜆   [bik1]

P.426

pi꜅   [bei6]

P.426

p’i꜄   [pei3]

P.426

pák⸰   [baak3]

P.426

mák⸰   [maak3]

P.426

꜃mai   [mai5]

P.426

꜁p’i   [pei4]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70

p‘ik꜆   [pik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7

丙息切(pik 上入聲)   [bik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𠈳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必益切,音璧。【廣韻】君也。【爾雅·釋訓】皇王后辟,君也。天子諸侯通稱辟。【書·大甲】克左右厥辟。【詩·小雅】百辟爲憲。【集韻】或作𨐝。 又人稱天曰辟。【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又妻稱夫亦曰辟。【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 又【說文】法也。【書·酒誥】越尹人祇辟。【註】正身敬法也。 又明也。【禮·王制】天子曰辟廱。【註】辟,明也。廱,和也。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又【祭統】對揚以辟之。【註】對,遂也。辟,明也。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 又徵辟也。【後漢·鍾皓傳】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晉書·王褒傳】三徵七辟。 又星名,與璧同。【禮·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辟中。 又姓。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𠀤音僻。與僻同。偏也,邪也。【禮·玉藻】非辟之心無自入也。【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註】辟,邪也。衷,正也。 又傾也,側也。【禮·曲禮】辟咡詔之。【註】謂傾頭與語也。 又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論語】師也辟。【又】友便辟。 又辟名,空名也。【周禮·天官】凡失財、用物、辟名者。【註】辟名,詐爲書,以空作見,文書與實不相應也。 又𠛬也。【書·君𨻰】辟以止辟。【周禮·秋官·小司𡨥】以八辟麗邦法。 又與闢通。【孟子】辟土地。 又辟除行人也。【周禮·秋官】王燕出入,則前車而辟。【孟子】行辟人可也。 又衆人驚退也。【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 又鞭辟,策勵也。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裏。朱子曰:辟如驅辟一般,大約要鞭督向裏去。 又與擗通。拊胷也。【詩·邶風】寤辟有摽。【禮·檀弓】辟踊。 又與躄通。足病不能行也。【賈誼·治安策】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 又辟歷,雷聲。別作霹靂。 又【集韻】【正韻】𠀤毗義切。與避同。【詩·魏風】宛然左辟。【註】讓而避者必左。【禮·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又與睥同。【史記·灌夫傳】辟睨兩宮閒。【註】與睥睨同。邪視也。 又【集韻】【正韻】𠀤匹智切,與譬同。【禮·坊記】君子之道,辟則坊與。【中庸】辟,如行遠。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博厄切,音百。【禮·內則】麕爲辟雞。【註】聶而切之也。 又與擘同。析裂也。【禮·喪大記】絞一幅爲三不辟。【疏】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又【正韻】莫禮切,音米。與弭同。【禮·郊特牲】有由辟焉。【註】謂弭災兵也。 又【集韻】頻彌切【正韻】蒲麋切,𠀤音皮。與紕同。帶之緣飾也。【禮·玉藻】天子素帶朱裏終辟。【註】辟,緣也。終,竟也。天子熟絹爲帶,用朱于裏,終此帶盡緣之也。 又【集韻】必郢切,音丙。除也。【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
考證:〔又與擘同。析裂也。【禮·喪大記】爲三不辟。【註】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謹按爲三二字文義未全,謹照原文爲三上增絞一幅三字。註改疏。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