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D99
部首
倉頡 GOFB
康熙字典 P.1217 #50
宋本廣韻 P.297 #11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2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87 #8085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58 #12522

趨也,趙行;牀前橫木;古國名;姓

P.307 #10708

刺也,以田器刺地也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202 #3926
建議讀音
校訂註 《異讀》誤作送氣,今從《讀音表》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70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4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33

趨也,趙行;牀前橫木;古國名;姓

P.116

刺也,以田器刺地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40 #086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189 #2532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48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9

姓趙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4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18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2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0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2

姓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0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413

chiu꜅

P.413

꜃t’iu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83

chiú꜅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68

chiú꜅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24*

chiú꜅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4

杖照切(chew 下去聲)

其他參考

廣韻
反切 音類 讀音 釋義
治小切 澄宵上 * 少也久也字林云趍也亦州名春秋屬晉秦屬邯鄲郡後魏以廣阿城置殷州至齊改爲趙州又姓本自伯益孫造父善御幸於周穆王賜以趙城因封爲氏簡襄始大列爲諸侯今出天水南陽金城下邳潁川五望
少也久也字林云趍也亦州名春秋屬晉秦屬邯鄲郡後魏以廣阿城置殷州至齊改爲趙州又姓本自伯益孫造父善御幸於周穆王賜以趙城因封爲氏簡襄始大列爲諸侯今出天水南陽金城下邳潁川五望

* 推導讀音含不規則音變成份

康熙字典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𠀤音肇。【說文】趍趙也。 又【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于大國也。 又【廣韻】趙,少也,久也。 又姓。【史記·趙世家】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爲趙氏。 又國名。【前漢·地理志】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 又【揚子·方言】牀杠,南楚之閒謂之趙。【註】趙當作兆,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杠爲挑牀,皆通也。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㨄或作𠠄,通作趙。刺也。【詩·周頌】其鎛斯趙。【傳】趙,刺也。【箋】以田器刺也。 又【集韻】起了切【詩·周頌·釋文】沈重讀。 又同掉。【荀子·賦論篇】頭銛達而剽趙繚者耶。【註】趙,讀爲掉。掉,繚長貌。 又【韻補】文呂切【崔駰·達旨】魯連辨言以退燕,包胥單辭而存楚。唐且華顚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考證:〔【說文】趨趙也。〕 謹照原文趨改趍。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