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貙
碼位 | U+8C99 |
---|---|
部首 | 豸 |
倉頡 | BHSRR |
康熙字典 | P.1203 #14 |
宋本廣韻 |
P.75 #57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jyu4] 3 | [ceoi1] 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67
[ceoi1]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174
#24124
[jyu4]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38
[jyu4]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58
[jyu4]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407
꜁ü [jyu4]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𠀤音踰。【爾雅·釋獸】貙獌似貍。【註】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字林】似貍而大。一云似虎而五爪。【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蘇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 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註】貙氓,謂貙人也。江漢有貙人,能化爲虎。 又【集韻】敕居切。虎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