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8AF7
部首
倉頡 YRHNI
康熙字典 P.1172 #2
宋本廣韻 P.343 #2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fung3]  13 [fung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7 #0295
[fung3]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90 #03084
[fung3]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97 #3801
[fung3]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64
[fung3]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4
[fung3]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61 #1340
[fung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70 #3432
[fung3]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21
[fung3]

譏諷,諫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7
[fung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7
[fung3]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3
[fung3]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20
[fung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60
[fung3]

託言以感人也。寄諷,諷諫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
[fung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99

fung꜄   [fung3]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7

꜂fung   [fung2]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30

非動切(fung 上去聲)   [fung3]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芬鳳切【集韻】【韻會】方鳳切,𠀤風去聲。【說文】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前漢·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爲史。【晉書·阮瞻傳】諷誦遺言,不若親承音旨。 又【廣雅】敎也。【玉篇】譬喩也。【集韻】諫刺也。【增韻】託音曰諷。【史記·滑稽傳】優孟常以談笑諷諫。【家語】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吾從其諷諫乎。【白虎通】諷者,智也。患禍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諷告,此智性也。又與風通。【詩·國風·關雎序】風,風也。【註】上如字,下卽諷字。崔靈恩云:用風感物,則謂之諷。又【小雅】或出入風議。【箋】風猶放也。卽諷議。【前漢·嚴助傳】令助諭意,風指於南越。【師古註】以天子之意指諷告也。 又【廣韻】方馮切,音風。亦誦也。一曰告也。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