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AA6
倉頡 YRNIB
康熙字典 P.1164 #2
宋本廣韻 P.344 #2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5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1 #0355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68 #12940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645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195 #3764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6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26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37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48 #1055
〈1997修訂本〉P.56 #1055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81 #4514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745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7

誦讀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7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9

稱誦,誦讀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97

tsung꜅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1178

tsung꜅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844

tsung꜅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608

tsung꜅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19

前動切(ts'ung 下去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21 頁‧後半
〈六桂本〉二卷‧第 6 頁‧後半

第六東董凍篤 去聲 訟小韻

誦讀

小韻同音字:訟, 頌, 從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似用切,音頌。【說文】諷也。【徐曰】臨文爲誦。誦,從也。以口從其文也。【廣韻】讀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詩.大雅】誦言如醉。【禮.文王世子】春誦夏絃。【史記.儒林傳】兒寬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 又【廣雅】論也,言也。【韓非子.難言篇】時稱詩書,道法往古,則見以爲誦。【註】誦,說舊事也。【王融.策秀才文】進講誦志,以沃朕心。【註】誦,言也。 又【正字通】怨謗亦曰誦。【左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于狐駘,國人誦之。又【晉語】惠公入,而背內外之賂。與人誦之,皆怨辭也。 又官名。【周禮.地官】誦訓。【鄭註】能訓說四方所誦習,及人所作爲久時事。 又鳥名。【山海經】開明南有誦鳥。 又通作訟。詳訟字註。 又叶侯容切,音慵。【詩.小雅】家父作誦,以究王訩。 又叶牆容切,音從。【楚辭.九辯】欲循道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