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8A91
部首
倉頡 YRKHG
康熙字典 P.1161 #26
宋本廣韻 P.426 #39
來源: Unihan
本站提供讀音

粵語讀音

根據 [wong2]  6 [kong4]  3 [gwong2]  3 [fong2]  2 [kwong3]  1 [kwong4]  1 [kwong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1 #0354
[kong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26 #11356
[wong2] 罕讀

《道字》

 
P.120 #04164
[gwong2]

欺也;無理之言

P.85 #02884
[fong2] 又讀

《分韻》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96 #3775
[kong4] 又讀
     
P.196 #3775
[kwong4] 建議讀音
校訂註 《異讀》將建議讀音和備註讀音互調,今從《讀音表》及直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63
[kong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22
[wong2] 罕讀

《道字》

 
P.46
[gwong2]

欺也;無理之言

P.32
[fong2] 又讀

《分韻》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6 #1121
[kwong2]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48
[wong2]

大言,誑言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8
[gwong2]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7
[wong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3
[wong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9
[kwong3]

欺也。通誆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
[wong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96

꜂kwong   [gwong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216

꜂kwong   [gwong2]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9

非綁切(fong 上上聲)   [fong2]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居況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況切,𠀤音㤮。【說文】欺也。【玉篇】惑也。【禮·曲禮】幼子常視無誑。【釋文】欺也。【史記·高祖紀】紀信乗王駕,詐爲漢王誑楚。【舊唐書·姚崇傳】遞相欺誑。【子牙子·論將篇】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註】惑也。 又【集韻】或作迋。【詩·國風】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傳】迋,與誑同。 又【韻會】亦作誆。【史記·鄭世家】晉使解揚誆楚。 【說文】本作𧪴。【集韻】或作𧥶、逛。
考證:〔【曲禮】幼子常視無誑。【註】欺也。〕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