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A13
倉頡 YRLLL
康熙字典 P.1148 #6
宋本廣韻 P.396 #16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6 #0278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2 #02763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639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193 #3725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6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8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52 #116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26 #3220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79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35

教訓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14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60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9

教誨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2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92

fan꜄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126

fan꜄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99

fan꜄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47

fan꜄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11

非艮切(fa'n 上去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32 頁‧前半
〈六桂本〉二卷‧第 28 頁‧前半

第八稟嬪畢 去聲 訓小韻

教訓也。又誠也

小韻同音字:糞, 噴, 濆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𧥥馴【唐韻】【集韻】【韻會】許運切【正韻】吁運切,𠀤薰去聲。【說文】說敎也。【徐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正韻】誨也。【字彙】導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訓于王。【傳】作訓以敎導太甲。【詩.大雅】四方其訓之。【正義】訓是敎誨之別名。【禮.曲禮】敎訓正俗。【疏】謂訓說義理。 又【正字通】古言可爲法也。【書.說命】學于古訓。【詩.大雅】古訓是式。【傳】古,故也。訓,道也。【傳】古訓,先王之遺典也。【左傳.文六年】告之訓典。【註】訓典,先王之書。 又【玉篇】誡也。【魏書.高允傳】臣被敕論集往世酒之敗德以爲《酒訓》。 又【廣韻】男曰敎,女曰訓。 又【博雅】順也。【書.康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傳】上天用順文武之道,而付之以天下之大也。【後漢.方術傳】下使五品咸訓于嘉時。【註】訓,順也。 又詁訓,註解之別名。【爾雅.郭璞序】《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疏】訓,道也。道物之貌以吿人也。【前漢.揚雄傳】不爲章句訓詁。【師古註】訓者,釋所言之理也。【字彙】如某字釋作某義,順其義以訓之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訓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 又鳥名。【唐書.五行志】鵂鶹,一名訓狐。 又獸名。【神異經】檮杌,西方荒中獸。一名難訓。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江南道有訓州。 又姓。明宣德中有敎授訓濬。 又【五音集韻】詳遵切,音旬。道也。【周禮.地官】土訓,鄭司農讀。 又叶文韻。【晉書.衞恆傳】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