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A00
倉頡 YMMR
康熙字典 P.1146 #1
宋本廣韻 P.115 #31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分佈
根據  1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85 #806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63 #05735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93 #3714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6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48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62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06 #23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90 #5111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154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28

說話,言語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26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8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08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8

言語。一言,一句也。又一字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92

꜁in

P.392

꜁ngan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280

꜁ín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195

꜁ín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111

꜁ín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6

言天切(jeen 下平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𢍗𢍬【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𠀤𤬝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𠛬糾萬民,七曰造言之𠛬。【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又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𥳑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又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又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又【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又【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又【廣雅】從也。 又【釋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又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又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又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又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又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又【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又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又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又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又【集韻】牛堰切,音𤬝。訟也。 又【集韻】【正韻】𠀤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又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又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又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又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 【說文】本作𠱫。从口,䇂聲。䇂,辠也,犯法也。【釋名】言之爲䇂也,寓戒也。鄭樵曰:言从舌从𠄞。𠄞,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考證:〔【論語】食不言。〕 謹照原文改寝不言。〔【周禮.春官】【註】言問其不知法度者。〕 謹照原文不知改不如。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