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864E
部首
倉頡 YPHU
康熙字典 P.1073 #3
宋本廣韻 P.266 #3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fu2]  1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51 #7573
[fu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7 #02945
[fu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84 #3540
[fu2]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52
[fu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39
[fu2]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3
[fu2]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57 #1256
[fu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53 #3400
[fu2]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7
[fu2]

虎豹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5
[fu2]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6
[fu2]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61
[fu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5
[fu2]

老虎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49
[fu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68

꜂fu   [fu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0

꜂fú   [fu2]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5

非苦切(foo 上上聲)   [fu2]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𧇂虝𪊖【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