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蘁
碼位 | U+8601 |
---|---|
部首 | 艸 |
倉頡 | TMGR |
康熙字典 | P.1067 #19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讀音 | 根據 |
---|---|
讀音分佈
根據 | [ngok6] 3 | [ngok3] 3 | [ng6] 2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51
[ngok6]
同萼
|
P.151
[ng6]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
P.60
#12241
[ngok3]
㈠同萼 |
P.60
#12241
[ng6]
㈡同迕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
P.29
[ngok6]
|
P.29
[ngok3]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
P.32
[ngok6]
|
P.32
[ngok3]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367
ng꜅ [ng6]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集韻】【正韻】𠀤五故切,音悟。【類篇】逆也。【周禮·春官·占夢】一曰正夢,二曰噩夢。列子作蘁。【莊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又逆各切,通萼。【唐韻古音】萼卽㖾字,俗加艸,蘁又萼之別出,卽一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