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4B2
倉頡 TEIB
康熙字典 P.1049 #37
宋本廣韻 P.81 #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1
讀音分佈
根據  1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88 #2640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66 #09201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81 #3480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48

草名

P.148

蒲姑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7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0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68 #3942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67 #12411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510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71

菖蒲,水草名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4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3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8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32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4

蒲草,蒲團,蒲瓜,蒲柳,蒲葵扇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5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57

꜁p’ò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772

꜁p‘ò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555

꜁p‘ò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388

꜁p‘ò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9

磐烏切(p'oo 下平聲)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薄胡切。水草,可以爲席。【禮.玉藻】連用湯履蒲席。【釋名】蒲,草也。【周禮.天官.醢人】深蒲。【詩.大雅】維筍及蒲。【後漢.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 又【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蒲。【陸璣疏】蒲柳有兩種,皮正靑者曰小楊,其一種皮紅者曰大楊。 又【周禮.春官】男執蒲璧。【註】或以蒲爲瑑飾。 又【禮.明堂位】周以蒲勺。【註】蒲謂合蒲,當刻勺爲蒲頭,其口微開如蒲草。 又【釋名】草圓屋曰蒲。蒲,敷也。 又人名。【華陽國志】望帝更名蒲𤰞。【高士傳】蒲衣,舜時賢人。【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 又地名。【春秋.桓三年】齊侯、衞侯胥命于蒲。 又水名。【水經注】河水又南,合蒲水。 又山名。【史記.封禪書】有蒲山。 又臺名。【述異記】東海上有蒲臺,秦王至此縈蒲繫馬。 又姓。【十六國春秋】符洪家生蒲五丈長,時人異之,謂之蒲家。 又【韻會】通蒱。【馬融.樗蒲賦】道德旣備,好此樗蒲。 又通匍。【左傳.昭十三年】懷錦、奉壺、飮冰,以蒲伏焉。 又【類篇】傍各切。與薄通,蒲姑,地名。【竹書紀年】太戊城蒲姑。 又去聲,蒲萄,果名。【芥隱筆記】樂天詩:羌管吹楊柳,燕姬酌蒲萄。 又叶頗五切,音浦。【韻補】《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鄭氏讀上聲,《詩》不流束蒲,叶下戍許。
考證:〔【淮南子.人閒訓】蒲且子之功,亦勿能加也。〕 謹照原文功改巧。勿改弗。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