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844D
部首
倉頡 TMRW
康熙字典 P.1044 #11
宋本廣韻 P.453 #10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fuk1]  5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88 #03004
[fuk1]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47
[fuk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34
[fuk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7
[fuk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3
[fuk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55

fuk꜆   [fuk1]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63

fuk꜆   [fuk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說文】䔰也。【詩·小雅】言采其葍。【傳】葍,惡菜也。【爾雅·釋草】葍,䔰。【註】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 又【爾雅·釋草】葍,藑茅。【註】葍花有赤者爲藑。 又【博雅】烏麮,葍也。 又【唐韻古音】方墨切,引《詩》叶求爾新特韻。 又去聲,音富。 又【集韻】或作𦽌、蕧。
考證:〔【爾雅·釋草】葍,葍䔰。【註】大葉白華。〕 謹照原文葍葍去下葍字。〔【博雅】烏𪌥葍也。〕 謹照原文𪌥改麮。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