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布𤣥切,音邊。萹竹,草名。【爾雅·釋草】竹萹蓄。【疏】布地而生,節閒白華,葉細綠,人謂之萹竹。 又【廣韻】方典切,音匾。義同。 又【集韻】蒲眠切,音腁。萹𦸊,草木動貌。
考證:〔【爾雅·釋草】竹萹蓄。【註】布地而生。〕 謹照原文註改疏。
一般資料
碼位 | U+8439 |
---|---|
總畫數 | 12 |
部首 | 艸 (+9畫) |
倉頡 | THSB |
康熙字典 | P.1043 #7 |
宋本廣韻 |
P.136 #21 P.139 #26 P.289 #38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書名 | [bin1] 3 | [pin1] 3 | [bin2] 1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186
#2613
[bin1]
㈠ 萹蓄,一年生草本植物,夏季開綠色小花,全草入藥 |
P.186
#2613
[bin2]
㈡ 即扁豆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P.262
#09054
[pin1]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48
[bin1]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P.99
[pin1]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P.42
[pin1]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P.19
[bin1]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356
꜀p’in |
其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