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攻乎切,音姑。【說文】彫胡也。【禮·內則】蝸醢而苽食雉羹。【周禮·天官·膳夫註】六穀:稌、黍、稷、梁、麥、苽。【淮南子·天文訓】大旱,苽封熯。【註】苽生水上相連,持大如蒲者也。 又【詩·周南】葛藟纍之。【疏】藟,一名巨苽。
考證:〔【禮·內則】蝸醯,而苽食雉羹。〕 謹照原文蝸醯改蝸醢。〔【淮南子·天文訓】大旱苽封熯。【註】苽生水上相連,特大而薄者也。〕 謹照原註特改持。而改如。据道藏本薄改蒲。
一般資料
碼位 | U+82FD |
---|---|
總畫數 | 8 |
部首 | 艸 (+5畫) |
倉頡 | THVO |
康熙字典 | P.1025 #14 |
宋本廣韻 |
P.82 #2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書名 | [gu1] 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175
#2452
[gu1]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45
[gu1]
同菰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
廣州音字彙
馮思禹, 1971 (1962) |
P.9
[gu1]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
P.61
[gu1]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
P.346
꜀ku |
其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