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27F
倉頡 TNHS
康熙字典 P.1017 #10
宋本廣韻 P.200 #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5  5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70 #2368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65 #05811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644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44

草更生

P.144

芋艿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49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63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68 #4430
校訂註 原文只注直音「乃」
P.368 #4430
校訂註 原文只注直音「乃」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10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6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43

꜁ying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𠀤音仍。謂陳根草不芟,新草又生,相因仍也。所謂燒火艿者也。【唐書.裴延齡傳】延齡妄言:長安咸陽閒,得陂艿數百頃。【正字通】芿、艿同。◎按《唐韻》分爲兩字,艿平聲,芿去聲。《集韻》二字雖通,然平聲則以艿爲主,去聲則以艿爲附,其意微有差別,古人必有所據。且考《唐書》,亦兩字分見,不宜倂合,今从《唐韻》。

調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