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27E
倉頡 TK
康熙字典 P.1017 #9
宋本廣韻 P.380 #5
P.391 #49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1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170 #236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5 #00142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569

P.569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P.176 #3370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43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5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2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57 #3670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292 #3500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419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57

草名,止也,美也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9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2

老也,美也,止也,盡也,養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20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43

ngái꜅

P.343

ngai꜅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663

ngái꜅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471

ngái꜅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318

ngái꜅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John Chalmers (湛約翰), 1855
P.1

岸界切(ngea 下去聲)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下卷‧第 16 頁‧後半
〈六桂本〉三卷‧第 9 頁‧後半

第十四皆解介 去聲 艾小韻

草名,可炙病者。又老也,五十曰艾,言髮之蒼白如艾色也。又美女曰少艾

小韻同音字:乂, 刈, 捱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五蓋切【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𠀤音礙。【玉篇】蕭也。【詩.王風】彼采艾兮。【傳】艾,所以療疾。【急就篇註】艾,一名冰臺,一名醫草。【博物志】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號冰臺。【本草註】醫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 又【博雅】老也。【禮.曲禮】五十曰艾,服官政。【疏】髮蒼白,色如艾也。【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爾雅.釋詁】艾,歷也。【註】長者多更歷。 又【爾雅.釋詁】艾,相也。【疏】謂相視也。 又美好也。【孟子】知好色則慕少艾。 又養也。【詩.小雅】保艾爾後。 又止也。【左傳.哀二年】憂未艾也。【註】未絕也。 又報也。【周語】樹于有禮,艾人必豐。 又【史記.歷書】橫艾淹茂。【索隱】橫艾,壬也。 又山名。【春秋.隱六年】公會齊侯,盟于艾。【註】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 又亭名。【水經注】甘陵故淸河直東二十里有艾亭。 又姓。【通志.氏族略】春秋大夫艾孔之後。 又【正韻】倪制切,音刈。芟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穀梁傳.莊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飢。【註】艾,穫也。 又與乂通,治也。【前漢.郊祀志】天下艾安。 又【張衡.東京賦】齊騰驤而沛艾。【註】沛艾,作姿容貌也。【五經文字】从义,訛。【集韻】或作㘷。㘷字原从𡉌,作艸下𡉌。
考證:〔【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 謹按原文艾下無人字,謹改人字爲又字,作更端之詞屬下爲義。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