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艻
碼位 | U+827B |
---|---|
部首 | 艸 |
倉頡 | TKS |
康熙字典 | P.1017 #4 |
宋本廣韻 |
P.529 #20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根據 | [lak6] 2 | [gik1] 1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
P.170
#2370
[lak6]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44
[lak6]
蘿艻 |
P.144
[gik1]
荊艻
通棘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 |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
P.237
lik꜇ [lik6] Interchanged with [lik꜇] 簕; spines on plants; prickly, spinous …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唐韻】盧則切【韻會】【正韻】歷德切,𠀤音勒。蘿艻,香菜。亦云胡荽屬。 又藥名。【本草】牛脂艻。【註】應驗良方,治七孔出血。 又與扐通。【揚子·太𤣥經】幷餘于艻,一艻之後,而數其餘。 又音棘。木名。【通鑑】唐大中中,王式爲安南都護。至交趾,樹艻木爲柵,可支數十年。【胡三省註】其字从艸从力,讀與棘同,羊矢棗也。此木可以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