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1B2
倉頡 BOGF
康熙字典 P.994 #33
宋本廣韻 P.148 #2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5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357 #1250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40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33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學生粵英詞典
馬奕猷等, 1947
P.718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36

꜀tsiu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粵英辭典(增訂版)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葉道勝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1910
P.1123

꜀tsiú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粵英辭典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1877
P.804

꜀tsiú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580

꜀tsiú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下卷‧第 1 頁‧後半
〈六桂本〉二卷‧第 46 頁

第十一朝沼照 平聲 椒小韻

三膲。五臟之上系管為三膲,又從頭至心,心至臍,臍至足,為上下三膲

小韻同音字:椒, 蕉, 焦, 鷦, 鐎, 噍
校訂註 土→上(據六桂本定)。又二~→三~。按二膲不通,當為三膲之誤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𠀤音焦。【廣韻】人之三膲。【集韻】三膲,無形之府。通作焦。【韻會】醫經云: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又黃庭經云:五藏之上系管爲三焦。雲笈云:肝心肺頭爲三焦。焦熱也。 又去聲。肉不滿也。【淮南子.天文訓】是以月虛而魚腦減,月死而蠃蛖膲。【註】膲,肉不滿。音醮。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