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14B
倉頡 BYOK
康熙字典 P.986 #28
宋本廣韻 P.517 #15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16

7
  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原讀 肩臂內接處,又繹也。見《分韻》 P.154 #05389
  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集腋 P.99
  3. 粵語同音字典
    原讀 肩臂內接處,又繹也。見《分韻》 P.59
  4. 部身字典 P.399 #51323
  5.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P.813
  6. 粵音韻彙 P.18
  7.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P.145
讀音分佈
根據  16  7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443 #6095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160 #05608

肩臂內接處;又「集腋成裘」

P.154 #05389
原讀

肩臂內接處,又繹也。見《分韻》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55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 199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39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113

集腋

P.99

集腋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61

肩臂內接處;又「集腋成裘」

P.59
原讀

肩臂內接處,又繹也。見《分韻》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04 #2318
〈1997修訂本〉P.121 #2318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99 #51323
P.399 #51323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The Student’s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rnard F. Meyer (馬奕猷), Theodore F. Wempe, 1947
P.813
又讀
P.813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14

腋膈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1
P.18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166
P.14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1

肘腋,集腋,腋下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34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33

yat꜇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Immanuel Gottlieb Genähr (葉道勝), 1910
P.1353

 ·  又讀 yat꜇ · yik꜇ (a.p.)

P.1392

 ·  又讀 yik꜇ · yat꜇ (a.p.)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
Ernest John Eitel (歐德理), 1877
P.970

 ·  又讀 yat꜇ · yik꜇ (a.p.)

P.999

 ·  又讀 yik꜇ · yat꜇ (a.p.)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Samuel Wells Williams (衛三畏廉士甫), 1856
P.684

yat꜇

P.684

yik꜇ [often pronounced]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分韻撮要
溫岐山較輯, <1782
〈壁魚本〉上卷‧第 33 頁‧後半
〈六桂本〉二卷‧第 31 頁‧前半

第八稟嬪畢 入聲 逸小韻

左右肘脅之間曰腋

小韻同音字:逸, 佚, 泆, 溢, 鎰, 肸, 佾, 鷁, 液, 掖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夷益切,音睪。【廣韻】肘腋,胳也,在肘後。【增韻】左右脅之閒曰腋。【博雅】胳謂之腋。【史記.商君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盧湛答魏子悌詩】珍裘非一腋。【註】埤蒼曰:腋在肘後。 又【釋名】繹也。言可張翕尋繹也。 又【集韻】之石切,音隻。又【韻會】伊昔切,音益。義𠀤同。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