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8123
部首
倉頡 MVB
康熙字典 P.983 #23
宋本廣韻 P.107 #24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seon4]  14 [zan1]  2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249 #3406
[seon4]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89 #10074
[seon4]
P.344 #12018
[zan1] 本讀

驚也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71 #3277
[seon4]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38
[seon4]
同唇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9
[seon4]
P.129
[zan1] 本讀

驚也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87 #4387
[seon4]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95 #1311
[seon4]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道字典
陳瑞祺, 1941
P.51
[seon4]

口唇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2
[seon4]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22
[seon4]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36
[seon4]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民衆識字粤語拼音字彙
趙雅庭, 1931
P.92
[seon4]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50
[seon4]

口脣。俗作唇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63
[seon4]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33

꜁shun   [seon4]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58

꜁shun   [seon4]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28

時倫切(s'un 下平聲)   [seon4]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䫃【唐韻】食倫切【韻會】船倫切【正韻】殊倫切,𠀤音漘。【說文】口耑也。【玉篇】口脣也。【釋名】脣,緣也,口之緣也。【春秋·元命包】脣者,齒之垣。【穀梁傳·僖三年】語曰:脣亡則齒寒。 又牛脣,草名。【爾雅·釋草】蕒,牛脣。【註】水蕮也。 又【類篇】彌盡切,音泯。䐇合無波際貌。 【集韻】或作䐇脗。【韻會】亦書作脤。脗原字从豕,不从勿作。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