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802C
倉頡 QDLWV
康熙字典 P.964 #22
宋本廣韻 P.213 #27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6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43 #7474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
莊澤義, 2004 (1992)
P.616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商務新詞典
黃港生, 1991
P.542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36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64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
陳瑞祺, 1939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27

꜁lau [經修訂]

校訂註 讀音經校訂:原文缺聲調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𦔪【廣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𠀤音婁。【玉篇】犂也。【正字通】下種具。一曰耬車,狀如三足犂,中置耬斗,藏種以牛駕之,一人執耬,且行且搖,種乃隨下。崔實云:漢趙過敎民耕殖,其法,三犂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按此卽耬車也。見齊民要術。 又【集韻】朗口切,婁上聲。耕畦謂之耬。 【集韻】或作䅹。

調聲表

查看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