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罧
碼位 | U+7F67 |
---|---|
部首 | 网 |
倉頡 | WLDD |
康熙字典 | P.948 #5 |
宋本廣韻 |
P.328 #32 P.441 #17 |
來源: Unihan |
粵語讀音
書名 | [lam6] 2 | [sam1] 1 | [mui4] 1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
P.204
#07145
[lam6]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
P.133
[sam1]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
P.78
[lam6]
|
||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 |||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
P.46
[mui4]
|
早期粵音
書名 | 讀音資料 |
---|---|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 |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
P.420
sham꜅ [sam6] |
P.420
lam꜅ [usually pronounced] [lam6] |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𠀤音森。【說文】積柴水中,聚魚也。 又【廣韻】同槮。【爾雅·釋器】槮謂之涔。【註】今之作槮者,積柴木于水中,魚得寒,入其里藏隱,因以薄圍捕取之。【疏】槮罧,古今字。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禁切,音滲。義同。 又【廣韻】斯甚切【集韻】斯荏切,𠀤音沁。義同。 又【集韻】犁針切,音林。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