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E45
部首
倉頡 VFVVD
康熙字典 P.937 #6
宋本廣韻 P.157 #4
P.302 #49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sou1]  13 [zou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326 #4503
[sou1]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94 #10249
[sou1]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 1992
P.164 #3121
[sou1] 建議讀音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31
[sou1]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74
[sou1]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11
[sou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同音字彙
余秉昭, 1971
P.186 #4358
[sou1]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70 #4442
[sou1]

㈠抽繭出絲也。(或假繰為繅)

P.370 #4442
[zou2]

㈡文采也,通作繰藻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4
[sou1]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55
[sou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52
[sou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8
[sou1]

抽繭出絲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7
[sou1]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16

꜀sò   [sou1]

P.316

꜂tsò   [zou2]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英華分韻撮要
衛三畏廉士甫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56
P.470

꜀sò   [sou1]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初學粵音切要
湛約翰 (John Chalmers), 1855
P.11

心烏切(soo 上平聲)   [sou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古文〕𦃨【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𠀤音騷。【說文】繹繭出絲也。【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𠀤子皓切,音早。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又【司几筵】加繅席畫純。【註】繅,讀爲藻。【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註】雜采曰繅。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𦃐。【廣韻】俗又作縿,非。
【說文】繅作繅。詳繅字註。繅字原从臼作。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