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碼位 U+7CDD
部首
倉頡 FDIIH
康熙字典 P.912 #25
宋本廣韻 P.331 #23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讀音 根據
[sam2]
6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又讀 古時撒米屑以調和羮湯,又煮熟之米粒,引伸為撒也、灑也,見粵語分韻中英詞典。此字據《道字典》除音三外亦讀審。此字據《篇海》雜也,《中華新字典》因而亦音參,即參雜之意。此字《廣韻》、《集韻》均桑感切,詳見《廣州話本字考》。如「糝胡椒粉」
  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4.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5.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和也
  6.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讀音分佈
根據 [sam2]  6 [saam2]  5 [saam1]  4 [saan2]  1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廣州話正音字典
詹伯慧主編, 2007 (2004)
P.541 #7444
[sam2]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75 #09522
[sam2] 又讀

古時撒米屑以調和羮湯,又煮熟之米粒,引伸為撒也、灑也,見粵語分韻中英詞典。此字據《道字典》除音三外亦讀審。此字據《篇海》雜也,《中華新字典》因而亦音參,即參雜之意。此字《廣韻》、《集韻》均桑感切,詳見《廣州話本字考》。如「糝胡椒粉」

P.272 #09382
[saam2]

以米和羹;米粒

P.272 #09376
[saam1] 又讀

以米和羹;米粒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27
[saam2]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
陳岫山, 1985
     
P.96
[saan2]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102
[saam2]

以米和羹;米粒

P.102
[saam1] 又讀

以米和羹;米粒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部身字典
馮思禹, 1967
 
P.388 #45454
[saam2]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4
[saam2]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10
[sam2]
 
P.10
[saam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28
[sam2]
 
P.24
[saam1]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廣話國語一貫未定稿
李澹愚、林仲堅、李月華, 1916
P.47
[sam2]

和也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
李春華, 1914
P.9
[sam2]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04

꜀ts’ám   [caam1]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桑感切,音𢕕。【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𪏮也,相黏𪏮也。 又【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又【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𠀤同。

書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