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資料

一般資料

碼位 U+7BFA
部首
倉頡 HQHJ
康熙字典 P.896 #16
異體字
來源: Unihan

粵語讀音

根據  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粵語同音字典(增訂本)
馮田獵, 1996
P.256 #08873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周無忌、饒秉才, 1988
P.125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粵語同音字典
馮田獵, 1974
P.96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粵音韻彙
黃錫凌, 1980 (1941)
P.3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一) 道漢字典
陳瑞祺, 1939
P.41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道漢字音(卷二) 粵語音典
陳瑞祺, 1939
P.43

早期粵音

書名 讀音資料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中華新字典
王頌棠, 1937
P.300

꜁p’ái  

其他參考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𠀤蒲街切,音牌。篺筏。【爾雅·釋言】舫,泭也。【註】水中篺筏。【疏】《方言》云:泭謂之篺,篺謂之筏。 又【集韻】闕,人名。《春秋》楚有史猈,或作篺。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頻彌切,音陴。蒲瞻切,音䀀。又上聲,部買切,音矲。義𠀤同。

調聲表